自2000年以来日趋猖獗,近两年几乎近似疯狂的“原始股”骗局,已从一线城市漫延到三、
四线城市。谎称企业上市、公开出售所谓的“原始股”成非法集资活动的惯用手段。
不论以中介机构还是发行公司的名义推销,投资者都应该查验对方的工商注册信息等相关材料。该中介机构有证监会批准的从事证券承销、代销等业务的资质吗?采取广告、电话推销、发布会、说明会等方式,向社会公众发行的股票大多不靠谱。
无论骗子们将“投资项目”吹嘘得多么诱人,基本可以归纳成三种诈骗形式:
1、编造公司即将在境内外上市等虚假信息,诱骗投资者购买。
境外上市没那么有“钱景”。不法分子打着境外上市的幌子,蒙骗对境外证券市场缺乏了解
的投资者。境外上市其实并不难,但不意味着这家公司具有投资价值。美国的OTCBB,挂牌上市没有任何门槛(对企业没有任何规模或盈利要求,只要有3名以上做市商愿意做市就行),不过市场流动性较差,套现难,股价也低。《创业巧融资》第八章有详述,本文不赘言。
2、非法中介机构违规销售,打着“投资咨询机构”、“产权经纪公司”、“外国资本公司或投资公司驻华代表处”的幌子,向投资者非法出售或代理买卖未上市公司股票。
所销售的多是发起人中的自然人股或皮包公司持有的法人股,一旦行为败露受查办,股份公司就会洗脱责任,声称“买卖公司股票是公司股东行为,与公司无关”。为了便于销售,股份公司通常会在媒体上发布公告称,“公司与美国(或其他国家)某某证券公司签订上市辅导
协议”。还会刊登广告,大谈特谈企业的美好未来,甚至会召开股东报告会或上市推介会。
据核计,类似中介机构逾千家,人员数量非常庞大,遍及全国的各个角落,形成一张庞大的网络。上海、深圳、广州、南京、宁波、苏州、武汉、合肥等地不断爆出原始股骗局。上海一家投资中介机构过去3年里在全国发展了20多家分公司,数万名“原始股”客户入局,涉资数亿元。后公司高层人间蒸发,原始股谎言破灭,股投资者血本无归。
3、声称“有关系”能购买原始股。这是最常见的一种诈骗形式。
已确认会上市的公司股权是非常珍贵的。公司原股东、管理层及其亲友都在争抢,有的甚至连公司员工都买不到,何况外人!?公司内部“卖”不掉,需要在外面四处兜售的股份,其真正价值又能有多少?
概括而言,公司发行股份目的在于筹资,资金用途是衡量是否值得入股的重要依据。扩大再生产、引进设备(技术)发展企业,可以考虑参与。反之,补充流动资金、偿还债务,投资者就要谨慎了。“原始股”骗局很容易识破,以下几点可供识别:
1、公司靠什么业务盈利?是否合法?能持续吗?
2、公司合计发行了多少股份?募集资金拟投向哪里(项目可行吗?)?
3、发起人股东有哪些,投资额及占股比例是多少?他们是什么关系(亲属、原同事、同学、战友……)?
4、公司在哪个城市?若不在当地,你怎么了然公司经营状况(别老板跑路了,你还蒙在鼓里)?
5、自己所购股份占公司总股份百分比(不是说非要很大,但必须明确。这是避免公司无限量地“卖”股份)?
6、所购买股份的凭证是什么,是否在工商局备案?
7、如何退出,也就是怎么样才能出售股份获利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