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川美总坛 都市话题 生活市场 川美招聘 考研考试 校园活动 川美资讯 同乡交友 情感天空
本讨论区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帖子 打印本页 
庞茂琨:朱澄作品选
发信人: 奇幻侠客  版面: 川美总坛  浏览: 563  回复: 5
1 楼  奇幻侠客   发表于: 2018/6/5 9:11:54    编辑   



为再版朱澄画集题字




2015年,四川美院院长庞茂琨、副院长侯宝川再次观摹朱澄三十年前作品。


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
朱澄简介

A brief introduction of Zhu Cheng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
朱澄,生于重庆,浙江籍。1984年毕业于四川美院附中,1989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、学士学位。美术家朱宣咸之子。
毕业后,参与大型家族企业的矿产与外贸工作。后任重庆美术馆研究部主任,《重庆美术》杂志执行主编,重庆画院艺术委员会委员,国家二级美术师(副教授)。出版个人著作与画集八部,发表论文和评论数十余篇。
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
朱澄作品选
Selected Works by Zhu Cheng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文苑化石图
111cm×55cm绢本横轴1988年作
画上题款:
“读(唐)韩滉《文苑图卷》有感,久读之,总不甚明白图中所作是人耶?是石耶?今绘此图乃余之直觉”。
《文苑图卷》描绘了古代文人墨客在松间石上悠然自得,呤诗作赋,舞文弄墨的情景。而今翻阅这幅图卷,余之直觉是形象化了食古不化、墨守成规的保守思想?中国传统文化某种人与自然融为一体、天人合一的观念?抑或是其他……?
画上题跋:
(朱澄父亲“黄品山人”朱宣咸补题)。
画上铃印:
年双十,朱,朱澄之印,无言,观其大略,是耶非耶,黄品山(黄岩)人,朱澄梦话,似曾相识。



夜闹韩府图
——韩熙载的夜宴早该结束了!
125cm×55cm绢本横轴1988年作
画上题款:
戏画(五代)顾闳中《韩熙载夜宴图卷》“听琴”一段
《韩熙载夜宴图卷》描述了当时韩熙载等达官贵人沉溺声色的奢华生活。原画中持枪站立的刚烈女子,是一个非常温顺坐在圆凳上手抑琵琶弹乐的乐妓,华丽的韩府也正陶醉在一片美妙的乐声中……
画上铃印:
朱澄之印, 似曾相识,是耶非耶,画以神读。



摹(五代)《韩熙载夜宴图卷》 “听琴”一段
123cm×52cm纸本横轴1988年作
画上题跋:
(朱澄父亲 朱宣咸补题)。
画上铃印:
画以神读, 是耶非耶, 无言, 观其大略, 朱, 澄, 似曾相识,浙人, 宣咸, 黄岩朱氏。



2 楼  一诺必达   发表于: 2018/6/5 12:04:52    编辑   



悲歌一曲
81cm×55cm绢本立轴1988年作
画上题款:
习(五代)顾闳中《韩熙载夜宴图卷》“奏乐”一段,习时变乐器为武器,故名悲歌一曲。
此乃封建社会对青春和人性的扼杀。
画上铃印:
年双十,无言,朱澄之印,画以神读。



三人一体图
(又名三人一面图)
111cm×55cm纸本立轴1988年作
画上题款:
观(清)任颐年《三友图》,上有题款“不须对目自三人,自有须眉自写真”。感慨甚深,古来儒士夫子形态油然而生,总难以淡化。由此联想传统文化中强化共性,扼杀个性之因素甚重,已溢于今。以至千人一面,万人一体,千万人同一灵魂。自己须眉究竟何在?更何况任氏三人。
画上铃印:
年双十,无言,朱澄之印,观其大略,是耶非耶,画以神读。



3 楼  alexluo   发表于: 2018/6/5 12:56:23    编辑   


线的艺术
125cm×60cm纸本+毛线(综合材料)横幅1988年作
画上题款:
新临白描画创始人(唐)吴道子《送子天王图》
吴道子是中国古代白描画的典型代表,中国传统绘画艺术很大程度上正是线的艺术,它成了中国绘画的精髓。
如今,在我自己完成的这张吴道子代表作《送子天王图》“释迦出世”后,又随意地在画面上粘贴了黑色的毛线,从而完成了这幅虔诚的摹品。
画上铃印:
年双十,无言,朱澄之印,是耶非耶,画以神读。



可乐宫妓图
85cm×55cm绢本立轴1988年作
画上题款:
“览(明)唐寅《孟蜀宫妓图》后戏作此画”。
面对《孟蜀宫妓图》中仕女们的时髦美丽,不由浮现出其与可口可乐有关的联想:被消费、被消费品、被娱乐的青春……
画上铃印:
朱,澄,观其大略,似曾相识。



画里画外有画图
90cm×65cm纸本横轴1988年作
画上题款:
见(五代)周文矩有《重屏会棋图卷》,今反其意而作。
画上铃印:
朱,澄,无言,朱澄之印,观其大略。



历代帝王图
100cm×55cm纸本立轴1988年作
画上题款:
(唐)阎立本有《历代帝王像卷》,画自汉昭帝至随汤帝共十三尊。而今我从简略起见,仅作此一图以概之。
画上铃印:
年双十,朱,朱澄之印,是耶非耶,画以神读。



4 楼  人间不拆   发表于: 2018/6/5 14:15:37    编辑   


此非火
67cm×40cm纸本立轴1987年作
画上题款:
意仿宋人《牡丹图》
《牡丹图》的牡丹开和太旺,总觉得是火...,是火?是花?实难定也,故作此印象。
画上铃印:
朱,澄,朱澄。



此非花
67cm×40cm纸本立轴1987年作
画上题款:
意仿宋人《出水芙蓉图》
《出水芙蓉图》的芙蓉娇嫩、透亮,总觉非花...,是花?非花?实难定也,故作此印象。
画上铃印:
朱,澄,朱澄。





青山依旧在
122cm×30cm绢本横轴1987年作
画上题款:
由(宋)张择端《清明上河图》“虹桥”一段的想象
《清明上河图》详细描绘了中国古代一度兴盛的宋朝京城梁一派喧器、繁荣的景象。“虹桥”一段是该画情节发展最高潮与最具代表性部分。在这里到处店铺林立,舟船车马,人山人海,熙熙攘攘。
今读此画,眼前总浮现这样的情景:消失了那许多,时事论桑,留下的只是一个静静的世界——依然如故的虹桥、又发了新枝的枯树、永远滚滚不尽的江水、还有一番辛酸与愁怅……,这不就是“是非成败转头空,青山依旧在、凡度夕阳”?
画上铃印:
年双十,朱澄,观其大略,似曾相识。








摹(宋)《清明上河图》
700cm×35cm纸本横轴1985年作
画上铃印:
黄品山(黄岩),朱,澄,朱澄所藏书画,朱澄,年双十。



游春图
125cm×50cm绢本横轴1987年作
画上题款:
(唐)有张萱《虢国夫人游春图》,虢国夫人游春,乃是心中有春方得春也,何需眼耳口鼻去赏春呢?
(注:虢国夫人即(唐)虢国君王的夫人、杨贵妃姨妹)
画上铃印:
年双十,朱,澄,是耶非耶,画以神读。



5 楼  亦友教育洋洋   发表于: 2018/6/5 17:24:35    编辑   


布衣图
125cm×60cm纸本立幅1988年作
画上题款:
由(清)金农《自画像轴》引起的想象(假设)
画上铃印:
朱,澄,是耶非耶,画以神读。




风萧萧兮
100cm×65cm绢本横轴1989年作
画上题款:
读(晋)顾恺之《洛神赋图卷》有感
《洛神赋图卷》是根据传统著名爱情诗《洛神赋》为题如实创作的名画。讲述了一个颇具东方色彩的传说:有名的才子曹植因失去情人无比悲伤,偶在易水河恍然看到漂浮在江上时隐时现、含情脉脉情人的倩影,于是朝思暮想的他追寻起那始终若即若离、飘飘然然的情节。
画上铃印:
年双十,朱,澄,似曾相识,朱澄梦话,是耶非耶,画以神读。



梳妆图
90cm×46cm纸本立幅1987年作
画上题款:
仿(唐)周昉《挥扇仕女图》
画上铃印:
黄品山(黄岩),朱,朱澄之印。



踏浪图
100cm×45cm绢本横轴1988年作
画上题款:
由(唐)韩干《神骏图卷》引起的联想
对速度的感受。
画上铃印:
观其大略,似曾相识,画以神读,年双十,朱澄梦话,朱澄之印,无言。



6 楼  bianna1314   发表于: 2018/6/5 20:01:16    编辑   





课徒系列
40x28.5cm/幅绢本立轴1987年作
画上铃印:
无言,朱澄之印。


表情

2012-2018 http://www.scfai.com.cn Processed in 00.80 second(s) 帮助文档 举报投诉 隐私条款 认证会员 联系我们